近日,天津港在港作拖輪行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全國首個獲得智能船舶權威認證的港口拖輪經營單位。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我國港口作業在智能化轉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也為全球港口拖輪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典范。
天津港此次獲認證的智能拖輪搭載了先進的自主感知、決策與控制技術。通過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拖輪能夠實時監控航道環境、自主規劃最優作業路徑,并精準執行靠離泊、拖帶等任務。系統還具備智能避碰與故障診斷功能,顯著提升了作業安全性與效率。
長期以來,傳統拖輪作業高度依賴駕駛員經驗,面臨能效低、風險防控難等挑戰。天津港通過產學研合作,歷時三年攻克了智能船舶在復雜港口環境下的技術瓶頸。認證過程中,中國船級社(CCS)對拖輪的智能航行系統、遠程控制平臺及網絡安全體系進行了全面評估,最終確認其符合《智能船舶規范》最高標準。
這一成果對港口運營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智能拖輪可降低15%以上燃油消耗,助力港口實現“雙碳”目標;另一方面,其24小時不間斷作業能力將壓縮船舶在港停時,提升物流鏈整體效能。目前,天津港已計劃將智能拖輪納入“智慧港口”建設體系,未來將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全要素動態優化。
業內專家指出,此次認證不僅驗證了智能技術在特種船舶領域的適用性,更開創了港作拖輪標準化、模塊化升級的新模式。隨著《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深入實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將建成10個以上智能船舶示范應用區,天津港的經驗將為行業提供重要參考。
面對全球航運數字化浪潮,天津港此次突破彰顯了中國在智能船舶領域的創新實力。未來,港口拖輪行業將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為構建安全、綠色、高效的世界一流港口注入新動能。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jbgr.com/product/911.html
更新時間:2025-11-17 19:02:41